“第三次世界大战”会来吗?历史视角下的文明存续逻辑
近年来,“三战即将爆发”“三战即终战”等言论在社交媒体频繁出现。俄乌冲突、中东局势、大国博弈……似乎每一场危机都在把世界推向悬崖。那么,第三次世界大战真的可能爆发吗?它是否真能终结人类文明?
近年来,“三战即将爆发”“三战即终战”等言论在社交媒体频繁出现。俄乌冲突、中东局势、大国博弈……似乎每一场危机都在把世界推向悬崖。那么,第三次世界大战真的可能爆发吗?它是否真能终结人类文明?
如果说世界大战有一个钟摆,那这个钟摆多半会定格在波兰。而当第三次世界大战的话题再度高悬,波兰又一次跑到了风暴的中心。
饮鸩止渴,莫过于此。2025年9月,波兰在边境陈兵,切断中欧班列,三百多列货运列车因此滞留。这条亚欧贸易大动脉,每日损失高达数亿美元。波兰究竟图个什么?这究竟是战略远见,还是飞蛾扑火?
中国一向是和平派,从没对外开第一枪,联合国维和部队里,中国蓝盔兵最多,派出去的工程兵、医疗队帮着修路救人,稳得一批。
2025年10月27日凌晨1时15分,莫斯科西南80公里的库宾卡空军基地突然响起爆炸声,2架图-95MS战略轰炸机在火光中坍塌。这一刻,乌克兰代号“秋霜”的跨境突袭行动正式打响,13个俄境内区域同时遭袭,193架无人机如黑色蜂群般撕破夜空,将俄乌冲突的紧张态势
当今世界面临着众多新挑战,导致一系列危机的扩大,甚至可能是第三次世界大战的爆发,这种危机已达到自二战结束以来的最严重程度(古巴导弹危机除外)。严峻的局势要求俄罗斯在外交政策、国际法规,甚至是核遏制领域提出新方法、采取新措施,以取代正在失效的旧制度和旧理论。尽管
陆基导弹:RS-28“萨尔马特”重型洲际导弹被普京称为“俄罗斯武器的新星”,它能携带10-15个分导式核弹头,射程覆盖全球,甚至具备极地弹道,让现有反导系统难以拦截。
陆基导弹:RS-28“萨尔马特”重型洲际导弹被普京称为“俄罗斯武器的新星”,它能携带10-15个分导式核弹头,射程覆盖全球,甚至具备极地弹道,让现有反导系统难以拦截。
在大陆主义者看来,土地是权力的货币,因此他们总是倾向于扩张领土,就像俄罗斯对乌克兰所做的那样。相比之下,金钱或财富才是以美国为首的海洋体系的权力货币,其主要基础是航行自由和自由贸易。
由于1820年之前的全球GDP数据难以精确计算,我们通常从工业革命基本完成的1820年左右开始看。以下数据主要综合了麦迪逊项目等历史经济数据库的估算,以购买力平价(PPP)为基准,可以更好地反映相对经济实力的长期变化。
这个坐拥全球最多锂矿、铁矿、铜矿等自然资源的“富二代大陆”,不仅躲过两次世界大战的摧毁,还拥有超过4亿人口、广袤耕地和历史悠久的文明基础。
两次世界大战之间,伊朗由巴列维王朝统治,巴列维王朝寻求实现国家现代化。礼萨·沙阿·巴列维于1921年夺取政权,最终在1925年成为沙阿,他统治的高潮是1941年英苏入侵伊朗,这是由他的亲德立场引发的。结果,他被迫退位,他的儿子穆罕默德·礼萨·巴列维继承王位,标
在许多西方的历史教科书和公众认知中,第一次世界大战常被描述为欧洲列强因军备竞赛和民族主义情绪高涨而引发的“意外冲突”,甚至被冠以“荣誉之战”的光环。这种说法无疑掩盖了战争背后深层次的帝国主义、经济和政治根源,也忽视了中国在这场全球性灾难中的重要角色。中国学者普
本书48位作者的写作目标是尽可能地既不以欧洲为中心,也避免以西方为中心。它的主要创作意图是结束这样一个悖论:正如本书名称所示,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世界性的,但人们却很少从“全球”维度来研究它。学者们经常从地方、国家和大陆角度来分析这场战争。即使描述了各大洲的所有军
他们打仗,那是亲戚之间掐架。英国国王乔治五世、德国皇帝威廉二世、俄国沙皇尼古拉二世,这仨都是表兄弟。维多利亚女王生了九个孩子,嫁的嫁,娶的娶,把整个欧洲皇室都变成了一家人。打起仗来,今天你打我,明天握手言和,后天还能一起喝茶。
想象一下:如果你在一张地图上看欧洲,法国平原像一块大蛋糕,德国工业区像一个巨型金库,波兰草原像一条迎宾大道,而瑞士呢?活脱脱就像被山石夹缝卡住的一块“骨头渣子”。问题来了——两次世界大战,德法英苏打成一锅粥,怎么就没人动过瑞士?
当前国际局势波谲云诡,俄乌冲突持续发酵,印巴边境再起争端,中东局势因以色列、美国与伊朗的冲突持续紧张,南海与台海暗流涌动。全球热点冲突频发,大国对抗加剧,个别国家领导人决策充满不确定性,引发国际社会对“第三次世界大战”可能性的深切忧虑。这些现象不仅暴露了当代国
特朗普在发布会上直言。尽管排除了世界大战的风险,这位美国领导人仍对冲突至今未能得到解决表达了强烈的失望情绪。他进一步声称,在自己的第一任期内,乌克兰局势的升级本是可以避免的。
汇通财经APP讯——在乌克兰与俄罗斯冲突持续升级的背景下,波兰作为北约成员国,于周三(9月10日)采取了前所未有的军事行动,击落了疑似来自俄罗斯的无人机。这标志着西方军事联盟在乌俄战争期间首次直接开火,引发国际社会高度关注。
塞尔维亚总统亚历山大·武契奇从政坛起步到现在,一直是个争议不断的人物。他生于1970年,在贝尔格莱德长大,早年就读法学院,毕业后当过记者,还去英国学英语。九十年代初,他加入塞尔维亚激进党,那是个极右翼政党,他很快就爬到秘书长位置。1998年到2000年,他担任